?******法院深挖庐陵传统家文化精髓,凝聚妇联、人社等多元力量,积极创建“庐陵家·和”专业家事解纷品牌,用好“三种底色”,绘就“家事矛盾就地解,家事矛盾不上交”庐陵家和新风景,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社会和谐稳定。
******居老人,前段时间和子女们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纠纷,后来找到社区的“阳光驿站”,向社区“阳光驿站”负责人刘小琴倾诉。作为家事调查员的刘小琴就当起了梁奶奶和子女之间的“传话筒”,奔走于两方之间进行谈心、劝解,很快解开了一家人的心结,最终梁奶奶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重修于好。
******法院联合县妇联共同成立“庐陵家·和”工作室,通过创新工作机制,培育一名法官、一名红色调解员、多名特邀人员构成“1+1+N”工作模式,凝聚社会化解家事纠纷的红色力量。据悉,2023年,该院成立“庐陵家·和”工作室以来,受理、办理、调解各类涉妇女儿童家事案件795起,调撤率69.68%,满意率在98%以上。
助迷途少年重回正轨。因为缺乏父母关爱,19岁的周某以前经常逃课,初中毕业后便开始打零工,后受社会上不良人员影响,走上了到缅北“挣快钱”的违法犯罪之路。“******服务中心为他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,推荐就业岗位。2024年年初,周某在杨弯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。
******法院与县妇联创新推出“关爱迷途少年”志愿服务,选取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专家组建暖心志愿服务队,积极探索心理修复、教育引导、困难帮扶、推荐就业等形式联合帮教,制定开展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跟踪回访帮扶机制,让迷途少年切实感受到司法关怀和社会的温暖。活动实施以来,已累计帮助20余名迷途少年重返社会。
高效调解修复亲情。“替我转达一下,非常感谢胡法官,帮我们解决了家庭纠纷。”2024年7******法院诉讼服务大厅,当事人送来一面锦旗。
经了解,金某与刘某是二婚夫妻,婚后虽未共同生育子女,但感情深厚。2023年5月,金某书写遗嘱,将其在老家的一处房产交由其与前妻生的女儿继承,并对该房产的租金作了安排。后金某病逝,刘某及其子女不配合房产过户。
遗嘱中的房产属金某婚前财产,虽房产归两女儿,但金某对于租金分配亦兼顾了刘某及其子女。本着一次性解决纠纷原则,承办法官在一次次与老人的联系与沟通中,耐心倾听刘某的情感倾诉并适当引导,最终打动了当事人的心,双方当事人不仅没有上诉,还就此前遗嘱中的租金分配等问题达成了新的调解协议,两家也冰释前嫌,重归旧好。
******法院在家事审判中,始终贯彻“诊断、治疗、修复”的审判理念,形成“家事调查在前、心理修复搭桥、法官审判断后”的进阶式解纷模式。该院创新推出“四融四心”工作法,注重把对当事人的保护从身份利益、财产利益延伸到人格利益、情感利益,以对人的尊重、对情感的呵护、对传统的关照,为彻底化解疑难家庭纠纷、修复家庭成员心理创伤开出良方,用蓝色匠心彰显为民情怀。
(谢康明、王白如)